漫画版《梅兰芳》创作过半 首次还原电影中删除戏份
资讯
2012年09月27日
0
来源 纵横动漫
近日,长江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著名漫画家林莹长篇梅兰芳系列漫画作品第三部《梅兰芳·竹之卷》,这部从2008年开始创作的漫画作品,目前已经创作过半,第三部作品以“竹”为名,是因为竹子作为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文化象征,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在本卷漫画的故事之中,林莹着重讲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从一个初步走红的艺人逐渐上升为征服一个时代、如日中天的梨园“梅大王”的故事,并首次还原当年读者在电影《梅兰芳》中无缘看到了梅兰芳与夫人福芝芳相识、相知、相伴的爱情故事。有读者称,“书中我们看到的绝对不是那种湮没于虚荣和浮华中的骄傲,而是梅兰芳先生与“竹”非常契合的精神成长,很励志,对年轻人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作为一个浸淫中国原创漫画16年之久的著名漫画家,林莹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创作和摸索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创作风格,在获得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的全球唯一授权后,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梅兰芳》系列专辑漫画的创作中,先后推出《梅之卷》《兰之卷》《竹之卷》及外传《再见梅兰芳》,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著名京剧艺术家梅葆玖也在不同场合多次称赞林莹的画功和创作精神,并称“贵妃醉酒的身段画的很到位,人物很美,比父亲的扮相还要漂亮,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手段,可以把京剧这一传统艺术,把咱们的经典,展示给年轻人,能把观众引进我们的剧场去看真人去演戏。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是事情。”
用十年之功确立中国本土漫画语言
林莹从15岁开始自学漫画,三年后(1997年)在《卡通先锋》上发表处女作《对不起》,其后陆续发表了《希望》《收获》《钱包》《好事多磨》《第五百颗幸运星》等短篇漫画集。1999年她创作的第一部长篇漫画作品《魔尘》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卡通王》杂志连载,引发评论家注意,惊呼漫坛闯出了一匹黑马。
之后林莹推出长篇作品《魔尘》,连载历经十余年,画风受到舶来漫画的影响。回忆起当时的创作,林莹称,“一方面是对读者的欣赏口味妥协,另外一方面也是中国漫画刚刚起步,只能从模仿做起,自己的有审美观和时尚的想法也受日本漫画的影响。”但在其后的几年中,林莹不断地调整摸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她的漫画作品兼顾剧情与画面,同时富有美型派的偶像色彩。在画风上,她既保留了日本新漫画的时尚特征,又在其间融进了本土的民族元素。
《魔尘》成功后,杂志社的编辑又促成林莹与小说作者林夕的合作,林莹将以《魔尘》里面的几个人物,作为另一部小说《游戏》里的客串角色,这一新奇的组合引起了很好的市场反应。继漫画作品《魔尘》在漫画界大红大紫后,林莹的另一部漫画作品《鬼吹灯》也广泛为人们所知。这部漫画的脚本源于一部畅销的同名网络小说,林莹很喜欢其中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悬疑丛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这也是她第一次与商业公司合作挂帅进行创作。但是在创作了3集后,林莹感到没有办法再继续画下去了,因为这不符合她对于漫画的期望,制作中的一些程序和方法,也与她一贯坚持的原则和方法相背离,林莹感到商业化的操作会让她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果断地选择退出了这部漫画的创作。
那个时候正逢中国漫画的低潮期,一些漫画杂志不是倒闭就是停刊,还有一些改成了其他类型的读物,刊载平台的突然消失,让当时林莹创作的另一部作品《铳月》也无法继续连载,接连“挖了两个大坑”引来了读者的抱怨。林莹意识到,对于自己的人生来说,应该有一个坚定的选择,确立属于本土的漫画语言是埋藏在她心底许久的一个夙愿,即使未来这个选择是错的,她也要坚持下去。
积五年之力以漫画展现京剧时尚之美
2008年是梅兰芳诞辰纪念115周年。从2008年开始林莹就启动了漫画版《梅兰芳》的创作,用漫画来还原梅兰芳传奇的一生。在林莹的笔下,杨贵妃、穆桂英、西施、虞姬、洛神……那些绮丽而又妩媚的旦角形象,都定格在漫画中,在读者的脑海中凝固成褪了色的惊鸿一瞥:五凤冠上的珍珠点翠流光溢彩,八宝裙上的刺绣灿若云霞,戏里贵妃醉酒,精湛的手绘技巧,完美的配色,考究的道具服饰,惟妙惟肖的人物……构成这一幅幅极具国风的画作。
画京剧体裁的漫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对于如何用漫画这种新形式去表达这一份古老艺术的内涵,如何实现京剧各式道具服装场景等的原案绘制,以及如何让新时代的人们容易接受和老一辈的艺术家的认同,这都是很少有人愿意尝试的原因。再加上梅兰芳先生早年表演艺术的影象资料非常稀少,照片资料也基本上是黑白的,要保证每一个细节都不出错,真实地还原出上个世纪初的风土人情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漫画有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像影视作品那样表现动感和唱腔的魅力,只能表现京剧直观方面的美。但是通过反复思索和实验,林莹用系列漫画《梅兰芳》把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的内容,详细地介绍给读者,她详细而生动地在书中表现了梅兰芳先生在时代大变迁的背景下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还在其中加入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容。在之前其他的绘画形式对于京剧的描绘多是写意的“抓神”,真正描绘京剧繁琐细节的并不多。林莹则竭力实现漫画创作中写意与写实的平衡,用写意的方法具体表现京剧表演的方面,而就整体来说,则 用写实来描绘京剧服装、道具的细节。有时为了准确描摹某个场景中的一套桌椅,一片砖瓦,她都要翻阅一堆书籍和影像资料,为了准确某些演员的复杂身段和行头的细节,林莹要对相关剧目反复观看和研究,对于每一个细节都去考证、临摹、领悟,竭力做到每相结合,通过画面设置、分镜和蒙太奇来表现剧情表现细节,烘托人物的对话,制造动感的幻觉效果,让作品体现出一种新式连环画的绘画效果,呈现出一种既新潮又带有传统文化特征的艺术特色。一根线条都有出处。并在创作中,坚持全部手绘,她运用新漫画的叙事手法,让传统与时尚融合在一起。
采访提纲:
1、您在采访中将《梅兰芳》定义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漫画”,请谈谈创作的初衷和过程。
林莹: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漫画”指的是《梅兰芳》这部漫画讲的是京剧国粹这个非常“中国”的题材,比如日本的漫画界人士甚至是歌舞伎艺术家在看到《梅兰芳》时都能感受到这是一部纯粹的中国的漫画。以前总是有着一种论点,说中国漫画在很多地方都有着日本漫画的影子,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只要漫画作品中心的“核”是中国的,那形式上的差别和类同并不重要。这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至于创作的初衷,当然因为我是个真正的戏迷呀!相信在漫画这个圈子里来说,对国粹京剧的热爱我绝对是能排在前列的!创作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漫画”、尽量多地表现纯粹的中国文化元素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而在这个大题目之下,京剧艺术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了。
能够获得梅葆玖先生的授权,创作漫画《梅兰芳》是我今生最大的荣幸。而如果没有吴迎老师(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的细心指导,创作这样一部专业的漫画也是不可想象的。老艺术家们对我的指导是这部作品质量过硬的保障,而将梅兰芳先生京剧艺术最华美的一面展现给读者则是我所努力的目标,我所起的作用大概就是连接京剧艺术与年轻漫画读者的纽带吧。
当然还要感谢最世的掌门郭敬明先生,如果没有他提供《最漫画》这样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平台来刊载《梅兰芳》,那我创作这部漫画的初衷肯定就会大打折扣。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漫画这种流行的载体了解国粹的魅力是梅葆玖大师对这部作品最大的期待,因为与《最漫画》的合作,我相信,漫画版《梅兰芳》做到艺术与商业上的双赢并不是难事。
2、作为年轻人,怎样去体会中国的这个经典艺术?据说整个创作过程长达五年,这期间的故事与我们分享一下。
林莹:我是非常狂热的京剧爱好者,不过对于国粹艺术我只是外行,能够说的并不多。因为京剧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所谓“宁穿破、不穿错”,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有章有法的,任何微小的错误都是对于这门艺术的不尊重,这个对于非京剧业内人士来说是很难把握的。事实上,在我与梅葆玖先生接触,讨论创作这部漫画可能的时候,最终打动他们,使我这个外行能够获得信任的,并不是我多么的懂戏,而是我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研究、力求准确的态度。
我虽然喜欢京戏,但取得梅葆玖先生认可之前,光是资料的收集、理论的研究等准备工作就花费了我半年多的时间。直到那时,我才知道自己对于京剧的了解还是非常的浅薄的。好在有专家的指点和监督,我才能比较有把握的创作了一套梅兰芳先生经典剧目的彩图,在那套图完成之后,梅葆玖先生终于认可了我,给了我授权。
五年的创作周期现在刚刚多了一半,下面需要我去挑战和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能够将《梅兰芳》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画好,还需要更多的拼搏和努力吧。
3、梅兰芳先生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关于他经历的作品也很多,您认为您的这部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林莹:首先,这是第一部以艺术大师为主角的传记漫画。梅兰芳先生不但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更是经历了一个风云时代的传奇人物。他的人生本身就已经非常的精彩了,成为伶界大王艰辛的学艺之路、乱世不与豺狼为伍的英雄气节,众多的爱恨情仇,这些真实的历史比起虚构的故事更加能打动读者。
其次,漫画《梅兰芳》不只是一部与京剧有关许的传记,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段历史的记忆。我希望能通过对于梅兰芳大师生平的描写,让读者更多地了解那段中国最动荡亦是京剧艺术最辉煌的岁月。
4、如今很多年轻人都热爱漫画,并且想从事漫画创作,对于他们,您有什么建议?
林莹:这个问题又比较复杂了,现在的原创漫画正处于最蓬勃的时代,可同时,又可以说是处于最混乱的时代。虽然市场的机遇和挑战给每个人提出的课题都不太一样,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份收获都是用你的汗水耕耘出来的。天才确实存在,但大部分的人,还是要靠扎实的工作才能实现梦想。我希望未来想画漫画的孩子能在付出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之后能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梦吧。
5、你在准备画的过程中做了哪些特别的功课(准备)? 分享一下你被梅葆玖先生首肯的过程。
答:准备过程真的是太复杂了,现在想想自己可真是厉害啊(笑)。就说一点好了,为了了解梅兰芳先生所处晚清及民国时期的环境,(不包括戏曲方面)的资料就花费了我一年半的时间和无数的金钱,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阅读和收集上,那段时间几乎没有进帐,全部投身在创作研习上,说到这里真是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如此支持,没有把我赶出门工作(笑),不过就这还只是了解了民间风情而已,专业方面的资料就更别说了。为了获得梅先生的认可,我画了很多设定作为作业请他审核的,这其中来回的过程也不是一、两天完成的。而我人生中最大的一张彩图——2米多长的《贵妃醉酒》就是作为这作业的一部分赠送给了梅先生。
6、你五年前的漫画作品用色是偏透明清淡的,但是现在你对浓墨重彩的运用非常有感觉,是风格转变还是特意表现京剧之美?
答:有么?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画的满“重”的呢……不得不承认,京剧的韵味确实比较适合用浓墨重彩来表现。不过类型《白蛇传》《牡丹亭》之类的戏也是可以画的比较淡雅的呢。我还是希望能不拘泥于绘画的技法,把京剧的每一种美感都画出来。
7、什么选择了郭敬明,选择了最漫画团队?你签约小四旗下,觉得郭老板怎样?接下来还有什么新动向?
答:这个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因为我相信,在目前的国内出版业中,只有郭敬明先生所构架的平台才能真正让《梅兰芳》这样一部“高端”的漫画获得成功。几年合作下来,郭敬明先生给予我的实际支持实在是令我非常的感动。我就用心画好《梅兰芳》来报答所有帮助我的人吧。
8、漫画版《梅兰芳》与电影《梅兰芳》有什么不同呢?
林莹:漫画版《梅兰芳》的故事将从梅兰芳先生的出生讲到去世,前后跨度长达60余年,这其中有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细节恐怕很难在其他艺术形式中详细展示。电影中删掉了关于梅兰芳与夫人初恋和相互扶持的故事,在《梅兰芳竹之卷》中我详细还原了这个过程。我希望能够按照比较适合年轻人阅读习惯的角度来创作漫画,令读者能轻松地“入戏”到那个时代中去。
近日,长江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著名漫画家林莹长篇梅兰芳系列漫画作品第三部《梅兰芳·竹之卷》,这部从2008年开始创作的漫画作品,目前已经创作过半,第三部作品以“竹”为名,是因为竹子作为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文化象征,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在本卷漫画的故事之中,林莹着重讲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从一个初步走红的艺人逐渐上升为征服一个时代、如日中天的梨园“梅大王”的故事,并首次还原当年读者在电影《梅兰芳》中无缘看到了梅兰芳与夫人福芝芳相识、相知、相伴的爱情故事。有读者称,“书中我们看到的绝对不是那种湮没于虚荣和浮华中的骄傲,而是梅兰芳先生与“竹”非常契合的精神成长,很励志,对年轻人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作为一个浸淫中国原创漫画16年之久的著名漫画家,林莹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创作和摸索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创作风格,在获得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的全球唯一授权后,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梅兰芳》系列专辑漫画的创作中,先后推出《梅之卷》《兰之卷》《竹之卷》及外传《再见梅兰芳》,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著名京剧艺术家梅葆玖也在不同场合多次称赞林莹的画功和创作精神,并称“贵妃醉酒的身段画的很到位,人物很美,比父亲的扮相还要漂亮,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手段,可以把京剧这一传统艺术,把咱们的经典,展示给年轻人,能把观众引进我们的剧场去看真人去演戏。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是事情。”
用十年之功确立中国本土漫画语言
林莹从15岁开始自学漫画,三年后(1997年)在《卡通先锋》上发表处女作《对不起》,其后陆续发表了《希望》《收获》《钱包》《好事多磨》《第五百颗幸运星》等短篇漫画集。1999年她创作的第一部长篇漫画作品《魔尘》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卡通王》杂志连载,引发评论家注意,惊呼漫坛闯出了一匹黑马。
之后林莹推出长篇作品《魔尘》,连载历经十余年,画风受到舶来漫画的影响。回忆起当时的创作,林莹称,“一方面是对读者的欣赏口味妥协,另外一方面也是中国漫画刚刚起步,只能从模仿做起,自己的有审美观和时尚的想法也受日本漫画的影响。”但在其后的几年中,林莹不断地调整摸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她的漫画作品兼顾剧情与画面,同时富有美型派的偶像色彩。在画风上,她既保留了日本新漫画的时尚特征,又在其间融进了本土的民族元素。
《魔尘》成功后,杂志社的编辑又促成林莹与小说作者林夕的合作,林莹将以《魔尘》里面的几个人物,作为另一部小说《游戏》里的客串角色,这一新奇的组合引起了很好的市场反应。继漫画作品《魔尘》在漫画界大红大紫后,林莹的另一部漫画作品《鬼吹灯》也广泛为人们所知。这部漫画的脚本源于一部畅销的同名网络小说,林莹很喜欢其中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悬疑丛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这也是她第一次与商业公司合作挂帅进行创作。但是在创作了3集后,林莹感到没有办法再继续画下去了,因为这不符合她对于漫画的期望,制作中的一些程序和方法,也与她一贯坚持的原则和方法相背离,林莹感到商业化的操作会让她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果断地选择退出了这部漫画的创作。
那个时候正逢中国漫画的低潮期,一些漫画杂志不是倒闭就是停刊,还有一些改成了其他类型的读物,刊载平台的突然消失,让当时林莹创作的另一部作品《铳月》也无法继续连载,接连“挖了两个大坑”引来了读者的抱怨。林莹意识到,对于自己的人生来说,应该有一个坚定的选择,确立属于本土的漫画语言是埋藏在她心底许久的一个夙愿,即使未来这个选择是错的,她也要坚持下去。
积五年之力以漫画展现京剧时尚之美
2008年是梅兰芳诞辰纪念115周年。从2008年开始林莹就启动了漫画版《梅兰芳》的创作,用漫画来还原梅兰芳传奇的一生。在林莹的笔下,杨贵妃、穆桂英、西施、虞姬、洛神……那些绮丽而又妩媚的旦角形象,都定格在漫画中,在读者的脑海中凝固成褪了色的惊鸿一瞥:五凤冠上的珍珠点翠流光溢彩,八宝裙上的刺绣灿若云霞,戏里贵妃醉酒,精湛的手绘技巧,完美的配色,考究的道具服饰,惟妙惟肖的人物……构成这一幅幅极具国风的画作。
画京剧体裁的漫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对于如何用漫画这种新形式去表达这一份古老艺术的内涵,如何实现京剧各式道具服装场景等的原案绘制,以及如何让新时代的人们容易接受和老一辈的艺术家的认同,这都是很少有人愿意尝试的原因。再加上梅兰芳先生早年表演艺术的影象资料非常稀少,照片资料也基本上是黑白的,要保证每一个细节都不出错,真实地还原出上个世纪初的风土人情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漫画有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像影视作品那样表现动感和唱腔的魅力,只能表现京剧直观方面的美。但是通过反复思索和实验,林莹用系列漫画《梅兰芳》把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的内容,详细地介绍给读者,她详细而生动地在书中表现了梅兰芳先生在时代大变迁的背景下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还在其中加入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容。在之前其他的绘画形式对于京剧的描绘多是写意的“抓神”,真正描绘京剧繁琐细节的并不多。林莹则竭力实现漫画创作中写意与写实的平衡,用写意的方法具体表现京剧表演的方面,而就整体来说,则 用写实来描绘京剧服装、道具的细节。有时为了准确描摹某个场景中的一套桌椅,一片砖瓦,她都要翻阅一堆书籍和影像资料,为了准确某些演员的复杂身段和行头的细节,林莹要对相关剧目反复观看和研究,对于每一个细节都去考证、临摹、领悟,竭力做到每相结合,通过画面设置、分镜和蒙太奇来表现剧情表现细节,烘托人物的对话,制造动感的幻觉效果,让作品体现出一种新式连环画的绘画效果,呈现出一种既新潮又带有传统文化特征的艺术特色。一根线条都有出处。并在创作中,坚持全部手绘,她运用新漫画的叙事手法,让传统与时尚融合在一起。
采访提纲:
1、您在采访中将《梅兰芳》定义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漫画”,请谈谈创作的初衷和过程。
林莹: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漫画”指的是《梅兰芳》这部漫画讲的是京剧国粹这个非常“中国”的题材,比如日本的漫画界人士甚至是歌舞伎艺术家在看到《梅兰芳》时都能感受到这是一部纯粹的中国的漫画。以前总是有着一种论点,说中国漫画在很多地方都有着日本漫画的影子,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只要漫画作品中心的“核”是中国的,那形式上的差别和类同并不重要。这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至于创作的初衷,当然因为我是个真正的戏迷呀!相信在漫画这个圈子里来说,对国粹京剧的热爱我绝对是能排在前列的!创作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漫画”、尽量多地表现纯粹的中国文化元素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而在这个大题目之下,京剧艺术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了。
能够获得梅葆玖先生的授权,创作漫画《梅兰芳》是我今生最大的荣幸。而如果没有吴迎老师(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的细心指导,创作这样一部专业的漫画也是不可想象的。老艺术家们对我的指导是这部作品质量过硬的保障,而将梅兰芳先生京剧艺术最华美的一面展现给读者则是我所努力的目标,我所起的作用大概就是连接京剧艺术与年轻漫画读者的纽带吧。
当然还要感谢最世的掌门郭敬明先生,如果没有他提供《最漫画》这样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平台来刊载《梅兰芳》,那我创作这部漫画的初衷肯定就会大打折扣。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漫画这种流行的载体了解国粹的魅力是梅葆玖大师对这部作品最大的期待,因为与《最漫画》的合作,我相信,漫画版《梅兰芳》做到艺术与商业上的双赢并不是难事。
2、作为年轻人,怎样去体会中国的这个经典艺术?据说整个创作过程长达五年,这期间的故事与我们分享一下。
林莹:我是非常狂热的京剧爱好者,不过对于国粹艺术我只是外行,能够说的并不多。因为京剧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所谓“宁穿破、不穿错”,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有章有法的,任何微小的错误都是对于这门艺术的不尊重,这个对于非京剧业内人士来说是很难把握的。事实上,在我与梅葆玖先生接触,讨论创作这部漫画可能的时候,最终打动他们,使我这个外行能够获得信任的,并不是我多么的懂戏,而是我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研究、力求准确的态度。
我虽然喜欢京戏,但取得梅葆玖先生认可之前,光是资料的收集、理论的研究等准备工作就花费了我半年多的时间。直到那时,我才知道自己对于京剧的了解还是非常的浅薄的。好在有专家的指点和监督,我才能比较有把握的创作了一套梅兰芳先生经典剧目的彩图,在那套图完成之后,梅葆玖先生终于认可了我,给了我授权。
五年的创作周期现在刚刚多了一半,下面需要我去挑战和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能够将《梅兰芳》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画好,还需要更多的拼搏和努力吧。
3、梅兰芳先生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关于他经历的作品也很多,您认为您的这部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林莹:首先,这是第一部以艺术大师为主角的传记漫画。梅兰芳先生不但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更是经历了一个风云时代的传奇人物。他的人生本身就已经非常的精彩了,成为伶界大王艰辛的学艺之路、乱世不与豺狼为伍的英雄气节,众多的爱恨情仇,这些真实的历史比起虚构的故事更加能打动读者。
其次,漫画《梅兰芳》不只是一部与京剧有关许的传记,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段历史的记忆。我希望能通过对于梅兰芳大师生平的描写,让读者更多地了解那段中国最动荡亦是京剧艺术最辉煌的岁月。
4、如今很多年轻人都热爱漫画,并且想从事漫画创作,对于他们,您有什么建议?
林莹:这个问题又比较复杂了,现在的原创漫画正处于最蓬勃的时代,可同时,又可以说是处于最混乱的时代。虽然市场的机遇和挑战给每个人提出的课题都不太一样,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份收获都是用你的汗水耕耘出来的。天才确实存在,但大部分的人,还是要靠扎实的工作才能实现梦想。我希望未来想画漫画的孩子能在付出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之后能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梦吧。
5、你在准备画的过程中做了哪些特别的功课(准备)? 分享一下你被梅葆玖先生首肯的过程。
答:准备过程真的是太复杂了,现在想想自己可真是厉害啊(笑)。就说一点好了,为了了解梅兰芳先生所处晚清及民国时期的环境,(不包括戏曲方面)的资料就花费了我一年半的时间和无数的金钱,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阅读和收集上,那段时间几乎没有进帐,全部投身在创作研习上,说到这里真是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如此支持,没有把我赶出门工作(笑),不过就这还只是了解了民间风情而已,专业方面的资料就更别说了。为了获得梅先生的认可,我画了很多设定作为作业请他审核的,这其中来回的过程也不是一、两天完成的。而我人生中最大的一张彩图——2米多长的《贵妃醉酒》就是作为这作业的一部分赠送给了梅先生。
6、你五年前的漫画作品用色是偏透明清淡的,但是现在你对浓墨重彩的运用非常有感觉,是风格转变还是特意表现京剧之美?
答:有么?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画的满“重”的呢……不得不承认,京剧的韵味确实比较适合用浓墨重彩来表现。不过类型《白蛇传》《牡丹亭》之类的戏也是可以画的比较淡雅的呢。我还是希望能不拘泥于绘画的技法,把京剧的每一种美感都画出来。
7、什么选择了郭敬明,选择了最漫画团队?你签约小四旗下,觉得郭老板怎样?接下来还有什么新动向?
答:这个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因为我相信,在目前的国内出版业中,只有郭敬明先生所构架的平台才能真正让《梅兰芳》这样一部“高端”的漫画获得成功。几年合作下来,郭敬明先生给予我的实际支持实在是令我非常的感动。我就用心画好《梅兰芳》来报答所有帮助我的人吧。
8、漫画版《梅兰芳》与电影《梅兰芳》有什么不同呢?
林莹:漫画版《梅兰芳》的故事将从梅兰芳先生的出生讲到去世,前后跨度长达60余年,这其中有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细节恐怕很难在其他艺术形式中详细展示。电影中删掉了关于梅兰芳与夫人初恋和相互扶持的故事,在《梅兰芳竹之卷》中我详细还原了这个过程。我希望能够按照比较适合年轻人阅读习惯的角度来创作漫画,令读者能轻松地“入戏”到那个时代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