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业走出去要走集成创新道路



[img]http://www.hippoanimation.com/uploadfiles/986e73begw1dnjpnatkkwj(1).jpg[/img]

   汪胜洋 沈杰

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这预示我国的文化产业至此将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将更加重视市场和企业的作用,文化发展机制更为灵活,文化产业与信息、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更为凸显,文化的现代性和领先性并举。河马动画经过多年磨砺,从众多动漫公司中脱颖而出,其创办、成长的路径印证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创新的相关阐述。

现代的文化企业,无论从事内容生产,提供文化服务,抑或经营传播渠道,都应当是创新主体。当前,文化的原创能力不足以支撑文化产业发展是不争的事实,河马动画现今所在的张江科技园区,曾经集聚了80多家动漫企业,多以为海外企业提供外包服务为主要业务模式,如今只剩下寥寥数家。河马动画之所以能够独善其身,缘于其从创立之初就走上了一条集成创新、全面创新的道路,实行涵盖整个生产、销售流程的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从剧本的编写、人物形象设计、动作演示、配音等生产环节,到研发一些配套产品,如观看4S电影的特制座位,甚而到产品销售,通过不断研发、学习,在技术上堪与国外同行业的著名制作公司比肩。拥有这种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掌控了在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从而打造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技术研发、集成创新中心。

基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和上海全球城市定位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上海文化企业走出去在国际竞争力、市场空间、新兴领域和体制创新等方面,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坚持走出去是文化企业实现转型的契机。新形势下,文化企业走出去需要更加关注市场的力量,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包装成具有当代性的符合国际文化潮流的产品,要把握科技与文化结合、实物与网络结合、产品与服务结合、创意与资本结合的文化发展新趋势,从比较单一的实物形态为主转向新兴技术条件下的实物与虚拟结合,加快在网络游戏、数字音乐、手机出版等新兴领域寻求突破。

河马动画的走出去模式自成一套体系。

首先,在产品内容的选择上,坚持民族特色,不苟同于国际文化的审美趣味,完全寻求中国民族文化的底蕴作为素材,只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现代化创作元素;

其次,在销售渠道上,更多借助于和海外同行业公司合作,利用海外主流的销售网络,而不是试图独力开拓海外市场;

再次,在人才利用上,强调国外华人的特殊作用,在海外成立分公司,聘用拥有国际著名同行业公司工作资历的华人文化人才。

当前,上海进入转型创新、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在集聚全球资源方面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更加突出,走出去要抓住这一战略契机,全面提升走出去的规模、水平和影响力,成为增强上海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被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和消费能力吸引,上海目前集聚了一批具有新兴产业特征的创业创意人才。田子坊、八号桥、M50等创意园区集聚了一些创意类国外合作团队和一批以个人方式进入上海的英国、意大利等国的设计师、画家以及来自全国的创意人才,对上海设计之都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海外网络。文化人才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支撑,除了文化原创人才,上海更需要的是来自国内外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河马动画的创立者同时具备了这些素质,包括早年对文化的浓厚个人兴趣、国内顶尖大学的金融专业生涯、海外投资银行高层的工作经历、良好的人脉关系和海内外社会网络、熟练的国际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技巧等等,正是这种多重身份,使其能够摆脱纯文化人办企业的思维,较好地利用商业模式来做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金融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紧密结合。比如吸引风险资金,保证其原创过程中的资金链不至于中断;在一线城市常年租借十五家影院放映企业原创作品,利用多家移动影院进入二三线城市和农村,扩大影响。

未来,文化人才成为上海城市发展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配置作用,在服务平台的建设、集聚载体的打造、组织保障的完善、重要政策的突破和重大项目的推进等方面推出相关举措,加强文化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像河马动画将那么多成功元素集一身的企业为数甚少,且在这个行业内坚持原创、实行全产业链创新的成本非常之大,不是一般民营企业能够承受的。但至少可以说明,上海正有一批来自于民间的企业,一批文化企业领军人物,以完全市场化的方式试图参与国际竞争,政府的责任是发现这些企业,培育壮大这些企业,为其提供政策层面的支持,鼓励其走出去,成为传扬中国民族文化精粹的率先者。

河马动画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一是坚持内容原创;二是坚持沿产业链发展;三是充分利用科技和金融的力量;四是充分利用海外成熟的销售网络和华裔文化人才。

(注:作者汪胜洋为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杰为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